京山:弘扬“和文化” 构建“京心调”矛盾化解机制
近年来,京山市大力实施“千万服务”行动,打造“京心调”服务品牌,将法治文化、红色文化、儒家文化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元素融入劳动关系治理之中,探索“文化+调解”模式,取得明显成效。
弘扬法治文化,引导依法维权
京山是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城市示范单位,“大党委+大综治”工作模式在全国推广。市人社部门借势发力,将劳动关系治理、劳动法律法规宣传纳入全市依法治市与市域治理现代化工作中谋划和推进。成立“一站式”劳动保障维权中心,引导劳动者“一站式”依法有序维权,并提供劳动维权、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大力开展“法治大讲堂””“法律明白人”等主题宣讲,将依法用工纳入“招落服”工作内容,采取送法上门、集中宣讲、“点对点”服务等形式,加强对企业老板、高管的普法宣传,引导企业依法用工、依法履责。一道新能源、雄韬锂电等一批优质高新技术企业实现“落户即起跑”。
弘扬红色文化,引导理性维权
京山是抗日战争革命根据地,小焕岭革命旧址被誉为豫鄂边区“小延安”,李先念、陈少敏等领导人在这里指挥抗日游击战。该市巧借“一站式”维权中心依文峰公园而建的地理优势,将红色文化元素融入争议调解全过程,由调解员陪同当事人闲步公园,瞻仰革命英雄纪念碑,讲述革命故事,感悟革命伟人坚守信仰、誓死报国的革命精神。在“一站式”中心设立两个读书室,摆放反映京山革命故事的红色书刊供当事人翻阅,引导当事人打开格局,在和平年代更要和谐相处、以和解纷。许多当事人经过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心情豁然开朗,主动要求和解。
弘扬儒家文化,引导和善维权
京山是战国时期“儒家八派”代表人物之一陈良(又仲良)的故里,这里世代倡导“仁义礼智信”等儒家文化,具有深厚的和合文化底蕴。该市在“一站式”维权中心设立“仲良调解室”,意在“居中调解,和善解纷”,从司法行政、工会等部门选派懂法律、热心肠、会调解的退休干部担任调解员,打造名人调解室。充分利用基层调解组织建设成果,复制推广“仲良调解法”,将儒家文化融入调解之中,在“一站式”中心、各调解组织、调解室等场所张贴“法为上”“调为先”“和为贵”“让为贤”等艺术剪纸、书法字画,在调解前采取端上一杯热茶、送上一份问候、讲好一个“三尺巷”故事等暖心服务,营造轻松和谐的调解氛围,引导当事人互谅互让、和善解纷。当事人在耳濡目染儒家文化的同时,调整了自己的情绪,主动递上“橄榄枝”,实现握手言和。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