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开发区:精准服务企业用工 力促高质量充分就业
近日,三辆大巴车从黄冈黄州区驶向黄石开发区,黄冈伊利食品有限公司的135名员工集中乘车来到黄石闻泰通讯有限公司,这些员工将在黄石闻泰工作半年,黄石开铁区、黄冈开启跨区域劳务合作新征程。
今年以来,开发区·铁山区围绕辖区企业招工稳岗需求,通过健全用工服务体系、创新用工调节模式、拓展劳务合作平台等措施,深化招工稳岗市场化精准服务改革,全力满足企业用工需求。1-9月,通过多渠道帮助55家重点企业招工39747人,企业用工实现供需两旺。
紧盯供需,健全用工服务体系。按照市场化、专业化、精准化的要求,优化区级用工服务机构设置,进一步完善用工服务体系。一是建立需求+供给清单,提升人岗匹配精准度。实行企业用工月统计+周调度制度,招工专班精准对接,摸清企业用工需求,实施企业用工订单化管理,对缺工超过50人以上的企业,启动招工专员全程服务机制,实现销号管理报告制度,全力提升精准招工服务。同时,完善全区农村劳动力信息库建设,与全市未就业人员建立数据共享,及时推送缺工企业招工信息,精准匹配企业用工需求。今年,全区55家重点企业及27家在建项目用工需求约3.9万人,通过人岗匹配,新增城镇就业8412人,吸引高校毕业生留区就业创业2124人。二是“线上+线下”齐发力,扩大招工宣传覆盖面。建立招工宣传半径圈,实施周边招工信息全覆盖,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线上通过直播带岗、抖音、手机短信、电台、村组微信群、前程无忧、联智招聘和政府招聘平台,发布企业招聘信息,线下通过各类招聘会、招聘横幅、入户送岗、发放招聘简章、零工驿站和村招工服务站点等形式,实施企业招聘信息周边全覆盖,吸引返乡人员留在家乡,就近实现高质量就业。截至目前,微信公众号、抖音号推送企业招聘信息234期,发送招工短信343万条,发放招工宣传单页5万余份,举办招聘会103场,直播带岗21期,营造良好的招工服务氛围。
围绕共享,创新用工调节模式。打破地域和企业用工壁垒,创新用工调节,推行“共享用工”新模式,解决企业淡旺季工人过剩和紧缺用工现状,降低企业用工成本,优化企业用工环境。一是富余用工“内转”。在区内建立“政府指导、协会主导、企业参与”的用工联盟机制,推进联盟内企业用工信息互通互联互补,形成“错峰借人、资源共享、良性循环”用工动态调配模式,实现区内用工内循环。区内企业赫得纳米停产后,用工联盟将116名员工转移到辖区闻泰、诺德等企业就业,成功实现区内富余用工内转。二是本地劳动力“内招”。立足辖区各镇街及大冶、阳新,深挖本地资源,以“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系列活动为抓手,推动招工站点向镇村延伸,完善招工服务网络,建立常态化人力资源供需平台。今年1-9月份,招引本地员工2万人。三是外地员工“内引”。打破地域和企业间用工壁垒,挖潜武鄂黄黄都市圈资源,围绕劳务协作、要素共享、优化服务等举措,建立跨区域就业信息共享机制,进一步将都市圈重点企业用工需求与劳动力要素合理畅通、有序流动相结合,推行“共享用工”劳务协作新模式,解决企业淡旺季工人过剩和紧缺用工问题。6月上旬,黄冈伊利集团将生产淡季剩余的300余名员工分批次送往黄石闻泰就业,实现了武汉都市圈用工共享。
立足引育,拓展招引合作平台。加大与省内外人力资源丰富的市县及省内外各大高校合作,打通镇村劳务合作瓶颈,深化校企人才引育合作,建立常态化人力资源供需平台。一是打好劳务协作“主动战”。年初开工首日,区人社局招工专班抢抓新春招工黄金节点,兵分两路奔赴山西长治、恩施咸丰、四川合江县等地参加系列当地招聘活动,开展劳务合作对接,搭建本地用工企业和外地务工人员供需平台,“点对点”拓宽劳动力及各类技工人才引入通道,下好招工“先手棋”,打好招工“主动战”。在山西、四川、恩施等地招聘现场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000余份,280多名求职者现场登记求职意向,从长治市出发的两辆送岗专车将共计86名务工人员送达黄石开发区·铁山区。二是奏响校企合作“协奏曲”。按照“政府主导、学校主力、企业主体”的模式,深化政校企合作力度,围绕辖区四大产导产业,瞄准技术变革和产业优化升级的方向,开展订单班、冠名班、政校行企班等,为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培养培育急需人才。积极抢抓春招、秋招黄金期,帮助重点企业招贤纳才。3月30日,招工专班携区内智慧光子、诺德锂电、广合精密、联新显示、长园精密五家重点企业赴信阳师范大学开展政校合作交流和参加大型校园招聘活动,现场收到高校毕业生72份简历。5月底、9月底,区人社局邀请河南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沈阳工学院分别赴闻泰通讯、广合科技、燕舞药业、远大飞云等6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交流活动。1-9月,累计举办校园招聘活动16场,通过内引外联开展政校企合作洽谈10余次。
下一步,开发区·铁山区人社局将进一步创新服务模式,探索建立“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精准服务”体系,有序整合辖区人力资源市场,动态调配用工需求,拓宽劳务合作渠道,加大人才培养培育,优化企业人力资源配置,降低企业用工成本,更好服务企业生产经营。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