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建立“五个三”工作机制 持续推动就业公共服务下沉
2025年以来,孝感市系统实施“五个三”工作机制,全力推动就业服务向基层延伸、向精准深化、向暖心升级。
一、织密“三网”,服务阵地全域覆盖。一是科学分级布网。依据服务半径、人口密度与功能需求,划分站点层级,制定差异化建设标准与职责清单,建成一、二、三级站点120余个。二是统一硬件强网。配备电子显示屏120块、自助服务终端43台、手持终端780台、政策宣传栏100个等设施,打造标识统一的“家门口”就业服务站。三是特色功能延网。在高校设立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驿站、联合退役军人局打造专属服务站,为大学生、退役军人等提供精准服务。
二、队伍“三专”,精准服务直抵末梢。一是专员全覆盖化。规范专员选聘,新增“人社专员”2101名,实现基层服务力量全域覆盖。二是能力提升专业化。建立“初任培训+定期轮训+专项提升”月培训机制,开展各类业务培训112次,着力锻造“政策通、业务精、服务优”的就业服务铁军。三是专业管理精细化。专员化身“就业管家”,开展常态化“敲门行动”,建立重点群体“一人一档一策”动态台账,奠定精准施策基石。
三、融合“三智”,线上线下一体联动。一是平台智能广应用。大力推广“微孝就业”小程序,通过张贴二维码、组织培训会、发布短视频等,宣传引导居民注册超12万人,有效激活信息末梢。二是服务提智畅通道。集成服务资源,实现岗位智能推送85万条次、求职在线匹配2.5万条次、政策一键查询33万次、部分补贴线上申领等高频事项“一网通办”“掌上快办”。三是数据融智优匹配。运用大数据精准研判供需动态,推动服务模式由“被动响应”向“主动服务”转变,显著提升匹配效率与群众体验。
四、聚焦“三心”,重点群体靶向施策。一是重点群体“心连心”。深化产教融合,促成湖北轻工职院与汉川五洲特纸开设“五洲班”,实现“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企”。二是政策帮扶“心贴心”。印发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工作方案,因地制宜开发防溺水巡查员、秸秆禁烧巡查员等季节性临时公岗,有效兜牢特定时期重点群体就业底线。三是服务关怀心暖心。分层级组织开展人社专员能力提升行动,加强专员沟通技巧培训,入户走访注重倾听需求、疏导焦虑、引导就业观念,提供有温度、有尊严的服务。
五、健全“三强”,稳固体系高效协同。一是强组织聚合力。市委、市政府将“家门口”就业促进行动作为市委十大行动之一和十大民生实事之首,人社牵头,加强部门对接,协同推进稳岗扩岗促就业工作。二是强规范促标准。成立工作责任专班,市县一体,统筹推进。印发工作提示、站点管理服务流程、考核评价细则等,规范就业服务。实行每月一督办,每季一通报,及时查漏补缺。三是强协同优模式。深化“线上智能匹配”(数据跑路)与“线下深度服务”(专员跑腿)双轮驱动,线上线下构建就业服务闭环,促进“家门口”高效就业。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