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个人中心 智能问答 网站支持IPV6 长者模式   | 无障碍浏览

房县:织密劳动维权服务网 筑牢民生保障根基

时间:2025-07-24 16:25  来源: 房县人社局    作者:蒋冰松 郭忆 瞿饬  
字号:

今年以来,房县人社局锚定湖北省委支点建设战略部署,立足本职工作,聚焦行业优势,将劳动者权益保障作为助推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服务社会民生的基础工程,推动资源整合、功能融合、信息聚合,形成覆盖用工全流程、协同治理全链条、服务就业全方位的劳动维权新格局。

资源整合,拓展劳动维权“共治”维度

主动把劳动维权工作置于社会治理大格局中,打破部门壁垒,统筹各方资源,推动维权服务从“单兵作战”向“多元共治”转变,构建起多方参与、齐抓共管的劳动维权“共治”体系。

窗口集成,只进“一扇门”。县人社局立足群众维权需求,开展“一站式”劳动保障维权服务改革,设置综合办公区,劳动仲裁院和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整体入驻,集中办公,融合“信、访、网、电”多渠道维权投诉“窗口”,由综合接待窗口值班人员负责受理线上线下所有劳动保障维权事项,实行“一窗”受理,后台分办。

部门联动,共答“一道题”。县人社局打破部门壁垒,推行“人社+N”模式,以人社部门为核心,外部融合工会、法院、司法、公安、基层调解组织等部门维权职能,设立人社+工会裁调对接工作室、人民法院劳动人事争议巡回法庭、人社+法律援助工作站、人社+公安工作站,通过派驻工作人员、资源信息共享、简化流转办理机制,构建多元联席、联调、联处机制,形成劳动保障维权合力。今年上半年累计联合化解案件38件,简化办事流程13项,群众平均办事时长缩短5天。

基层协同,织密“一张网”。持续加强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广泛吸纳法律工作者、社区网格员、退休干部、乡贤能人等加入调解员队伍,变“政府独奏”为“群众合唱”,实现群众矛盾合力化解。县人社局主动邀请县人民法院退休法官陈某,牵头组建起一支由退休干部、执业律师和社区网格员为主体的劳动纠纷调解队,成功调解欠薪、工伤赔偿等纠纷40余起,群众满意度达100%。截至目前,全县共建成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24家,培育省市金牌劳动关系协调员6名,超六成劳动纠纷成功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

功能融合,加快劳动维权“法治”速度

坚持以“维权服务一件事改革”为突破口,推动劳动维权在程序上简化、在时效上提速、在执行上强力,实现维权效率和法治效果双促进、双提升。

首问负责一管到底。创新实施“一案一档三跟踪”制度,即值班人员首次接访一个案件,负责建立一个标准化档案,负责跟踪案件进展、跟踪部门协作、跟踪群众评价,做到“进门只找一个人、一人能解所有事”。首访负责人全流程对接案情、协调内外,一次性告知证据清单,重要节点约见沟通,把“群众得空来问”变为“人社主动去访”,有效破解群众反复叙述案情细节、多次补充证据材料、被动打听案件进展等问题,实现信息不流失、程序不断档、服务更暖心。制度实施以来,案件重复投诉率下降至5%,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分层处置限时办结。构建劳动维权案件三级分层处置体系,即简单案件快办快结、常规案件快速流转、特殊案件加速会商,形成全链条高效办案模式。对事实清楚、争议金额小的简单案件,开辟绿色通道,简化办案规程,通过农民工工资争议速裁庭10日内办结;对需现场核查的常规案件,明确案件受理、调查取证的时限要求,创新要素式审理,通过“周清月结”动态跟踪,确保案件按期办结;对历史积案、集体争议等特殊案件,采取“一案一专班”方式集中攻坚,组建“人社+法院+法律顾问+行业专家”队伍,联合会商,同步推进调查取证、法律论证,实现重大疑难案件结案率100%。改革后,维权中心案件办结时限统一压缩至30日,综合效率提升42.9%。

联合执法无缝对接。建立“行刑衔接+裁审衔接”双轨快车道,通过信息同步共享、案件同步介入、执法同步开展,实现证据互认、结果互用。强化用工执法监督,将日常巡查、举报专查和专项检查纳入联合执法范围,及时掌握企业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况,对严重恶意欠薪的企业依法纳入“失信黑名单”,限制其招投标、投融资、申请政策补贴等,引导企业规范用工行为,从源头防范化解劳动领域风险隐患。今年以来,欠薪投诉举报数量同比下降28%,信访数量同比下降35%,劳动关系更加和谐、就业环境更加稳定。

信息聚合,提升劳动维权“数治”效度

积极践行“数治”理念,大力推进业务经办数字化转型,实现劳动保障服务精准化、智能化、便捷化,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智能监测预警体系。县人社局聚焦监管痛点,构建“数据采集—智能分析—风险预警”全链条监管体系,以湖北省根治欠薪信息监管平台为载体,实现在职人员信息、考勤数据、工资发放等信息实时比对,自动识别工资支付异常行为,实现欠薪风险“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置”。自2023年接入信息平台以来,通过大数据比对分析,共发出欠薪预警345次,全部及时处理到位,受益群众1.2万人次,涉及工资金额1634万元。

线上维权快速响应。开通政务服务平台、全国劳动人事争议在线调解服务平台、湖北省根治欠薪信息监管系统等多种线上维权渠道,全天候在线受理欠薪举报投诉、仲裁调解申请,建立“10115”快速响应工作法,即线上投诉10分钟内完成任务分流、1小时内与当事人取得联系、1个工作日内反馈初步处理意见、5个工作日内限时办结,实现全流程工作闭环,切实提升维权响应速度与处理质效。今年维权中心共接受线上投诉线索108件,帮助群众追回工资拖欠、工伤赔付等合法权益所得120余万元。

云端调解服务平台。依托“智慧云”系统,在各乡镇、园区、企业基层调解中心搭建远程联调平台,支持跨区域视频联调联处,案件从立案到结案全流程线上运行,推动维权服务向基层延伸。劳动者通过云端平台可以直接上传证据材料,7日内即有专业调解员通过线上视频组织双方协商,达成调解协议后线上签署,群众在家门口即可享受专业化、标准化、个性化的调解裁审服务。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0  打印   关闭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