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人力资源服务按下“快进键” 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现场管理者如何承担好管理职责?怎么识别现场浪费、做好改善工作?…… ”8月4日,产业链质量提升之全能型班组长的五项修炼专题培训,在襄阳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举办。近100名制造业企业基层骨干参加培训,帮助企业提升一线生产主管的综合管理能力。
这是襄阳市人力资源服务赋能产业发展的剪影。今年,该市人社局实施“保就业、促融入”工程,开展人力资源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容量提升行动,通过一系列创新措施,精准对接重点产业链条,提升人力资源服务供给质量与效能,为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技能提升,夯实产业人才根基。聚焦产业特色和人力资源市场需求,布局“1+N”人力资源产业园区建设,打造人力资源融合服务试点,强化“以企定培、以岗定培”,精准开展高质量技能培训,为企业“量身定制”技能人才。襄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分园结合区位优势,探索“分园+农产品深加工”人力资源融合服务路径,与正大、鲁花、德昌鸿等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实行“订单式”项目制培训,收集叉车工、屠宰工、分割师等400余个岗位信息,建立“岗位锁定-人员招募-培训输送”定制化合作模式,根据企业需求订立人才培养方案,通过理论学习和实操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让学员们在学习过程中就能掌握实际工作所需的技能,实现培训与就业无缝衔接。
数智赋能,引领产业创新发展。在拥抱大数据的时代浪潮中,人力资源服务业如何把握机遇,实现价值跃迁?今年以来,襄阳市大力实施“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赋能百行万业行动”,梳理30家优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建立数字化转型培育清单,举办人力资源服务业数字化能力提升沙龙6期,针对数字化招聘、薪酬福利管理等不同业务场景开展专题性培训,提高人力资源服务从业人员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助力人力资源服务业管理创新、服务创新、产品创新。其中,利用AI、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打破传统招聘模式局限,实现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招聘数字化22家,提高人岗匹配效能;引导企业开发“湖北打工网”、“新珀招聘”、AI智能辅助寻访等本土大数据平台5个,为4700家(次)企业提供数字化人力资源服务,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撑。
提质挖潜,优化产业发展生态。一头连着劳动者,一头连着用人单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是一座重要桥梁。为更好发挥纽带作用,采取了“内外兼修”策略,一方面,围绕优势(特色)业务、资质荣誉等方面,收集整理并发布《襄阳市优质人力资源服务供应商名录(第一批)》,以满足重点产业链企业对人力资源服务发展的需求,助力产业发展;另一方面,根据现代化产业体系升级需求,动态更新襄阳市重点产业、新兴产业紧缺人才招引目录,7月份发布铸造工、涂装工、电气设计工程师等98个急需紧缺职业(工种),引导技能人才与产业结构、岗位需求相匹配,进一步扩大劳动力就业“蓄水池”,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