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全面提升“双回双创”工作质效 打造“近悦远来”创业就业生态
今年以来,赤壁市坚持目标引领,将“双回双创”作为培育发展新动能的强劲引擎。
以需求为牵引,激发创业活力。梳理“名录库”。编制《赤壁籍在外人才名录(2025版)》,收录2613人;完善楚商资源库,摸排有效信息1060条。完善“政策包”。优化十大“就业+”政策,强化财政、金融、住房、教育服务等支持,吸引返乡创业就业。今年以来,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36笔4.14亿元,拨付创业扶持资金1000万元,创业带动就业2909人。畅通“服务链”。组织创业沙龙、论坛、路演等交流活动14场。建立浙江、深圳、北京三个联络站,组织203人乘坐免费大巴返乡团聚、参观企业,鼓励返乡创业立业。
以乡情为纽带,实施回归工程。织密楚商回乡“情感网”。主动“走出去”,真诚“请回来”,举办“楚商家乡行”“知名人士故乡行”活动,邀请赤壁籍在外企业家80余人回乡考察项目。今年以来,签约楚商项目24个,协议金额138.5亿元。畅通返乡创业“共富路”。建成省市级返乡创业示范园3个(赤壁高新区、曙光产业园、三国商业城)、乡镇返乡创业园2个(羊楼洞古街、车埠产业园),新建1个低租金创业街区(新街口商业街)、2个免租金特色创业夜市(华润雪花啤酒小镇、政务中心夜市一条街)。1-7月,引进返乡创业主体899个,同比增长92.2%。搭建校友回归“合作桥”。摸排赤壁一中、车埠高中、职教集团历届杰出校友111人。成立“赤壁校友工作促进会”,设立“校友之家”工作站,定期开展校友座谈会、联谊会等活动,邀请奇胜达科技、中科隆族生物等校友企业实地考察、返乡投资兴业。
以创新为支撑,增强双创动能。突出“招才引智”。探索首席专家制度,选聘首席专家15人、专家团队50人,提供决策咨询。实施项目引才行动,开展2025“引才专列”“政聘企用”活动,招引高层次人才17人。举办“高校英才赤壁行”活动,邀请中央民族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120名师生来赤开展研学活动。实施海外引才行动,为凯利隆科技、思贝林、高正新材料等规上企业匹配海外人才需求10余人。搭建“孵化平台”。依托赤壁高研院,建设全域中试平台,引进30余家科技企业入驻,承接重点科研项目9个,转化科技成果4项(万皇、藻蓝、时间种子、灏科炭),其中,万皇无人矿车项目进入实景验证;藻蓝生物科技荣获“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全国优秀企业称号。与武汉大学签约共建咸宁低空经济创新研究院,成功签约11家低空经济企业(北洋蓝水、长景科技、北京飞马、信诺低空、航天驭星等)。深化“产教融合”。依托职教集团,与20家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开展“订单班”培养,上半年开展公共实训4019人次。与咸宁职业技术学院签约共建赤壁校区,打造产学研用平台,计划三年内实现3000人办学规模。
赤壁市人社局将在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服务保障、强化平台支撑三个方面发力,力争到2027年,新增返乡创业主体4500个。建设“人才驿站”,推动更多“金点子”变“金种子”。组建成立赤壁市人才科创和服务公司,完善人才“引育用留”机制。依托中试谷赤壁基地,与武汉大学等高校深度合作,建设高校实习实训基地,建成低空经济科技创新与装备制造中部战略保障基地。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打造“近悦远来”的创业就业生态。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