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坚定实施“人口优先”战略 厚植返乡创业沃土
荆门市户籍人口282.71万人,常年外出务工30.3万人,蕴藏着巨大的返乡创业潜能。2024年以来,荆门市大力实施“人口第一战略”,抢抓人口回流契机,构建市县一体、部门合力工作机制,推动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5603人、吸引能人回乡639人,签约项目603个,带动就业13639人,形成人员回归、资金回流、项目回迁的良好局面。
围绕“回得来”,打造“接您回家”活动品牌。打造“接您回家”活动品牌,以乡情感召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一是“十送”活动请回一批。抓住春节返乡高峰期和高铁开通机遇期,连续三年开展以“送安居、送交通、送岗位”等“十送”为内容的“接您回家”活动,先后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开行返乡专列12趟,接回荆门籍外出经商务工人员7000多人,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25家中省媒体持续报道,营造了良好的返乡氛围。二是返乡推介引回一批。依托外出经商务工人员数据库建设,锁定外出经商务工人员集聚区,赴珠三角、长三角开展返乡创业推介活动70余场,建成在外就业创业者劳务协作基地21家、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工作联络站5个,按月推送创业政策、项目、园区等信息,三位一体推进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招引返乡。三是典型选树带动一批。深入挖掘返乡创业的典型事例和经验做法,选树63名返乡创业典型,通过“i荆门”返乡专区、数智化平台“创业风采·闪光的你”专栏宣传。对返乡创业就业杰出人士,给予政治地位、荣誉激励,先后有200余名返乡创业人员被选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党支部书记。
围绕“留得住”,让返乡人员“扎根家乡”。定期开展动态监测,解决好“关键小事”,让返乡人员“扎下根”,2024年以来返乡留荆6.8万人。一是动态监测问需留人。建立30.3万名外出务工人员数据库,依托人口监测平台按月监测返乡情况,形成人口回流台账,组织各县市区和部门开展跟踪问需,“点对点”服务2万余人次。二是“厚道”政策暖心留人。聚焦医食住行等问题,推出最高15万元生活补助、10万元购房补贴等政策红利,促成11051个家庭圆梦安居、兑现购房补贴2.41亿元,组织免费体检15.8万人次,发放返乡交通补助3000余万元。三是优化城乡环境留人。着力推动城市品质提升,加快推进产城融合,建设官堰湖、凤鸣湖、爱飞客等一批青年社区,新建222个养老服务驿站、53个幸福里食堂、7所义务教育学校。依托劳务品牌,打造对节白蜡、大柴湖花卉、石牌豆腐等特色小镇,持续提升小镇人居环境,为返乡创业搭建更好更多“舞台”。
围绕“创得好”,服务回乡人才“创富家乡”。提供项目、资金、平台等全方位服务保障,不断激发返乡创业热情,让家乡“热土”成为返乡致富的“沃土”。一是特色项目引领创。围绕工业领域、三农领域、劳务品牌领域,建立返乡创业项目库,入库项目150个。聚焦种植养殖、农文旅结合、农产品深加工等特色创业领域,开展“揭榜招贤”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路演活动20余场,发布项目60个,45个项目与回乡能人达成意向,注入资金1.72亿元。推广扶持电商项目158个,兑现市级支持资金1500万元。二是金融支持活水创。建立市级创业引导基金,对返乡创业项目给予最高500万元投资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开发“科技人才贷”“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贷”等个性化金融产品,为214家返乡企业注入资金10亿元。将个人、小微企业创贷最高额度分别提升至30万元、500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1.45亿元。三是家门口指导就地创业。线上打造数智化就业创业平台,线下打造22个“就享家”就业服务站、14个返乡创业园,为返乡创业者提供主动上门、全程代办、开业指导、跟踪管理等一条龙创业服务。组织131名创业指导专家,深入田间地头解决难题520余个。开展创业培训进村入户活动,组织创业培训、农村创业带头人培训等5000余人次。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