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个人中心 智能问答 网站支持IPV6 长者模式   | 无障碍浏览

随州曾都:“保姆式”服务助力小微企业实现创业蝶变

时间:2025-09-16 15:28  来源: 随州市曾都区人社局    作者:閤浩 李林梅  
字号:

“员工从23人增长到380人,年产值从500万元提升至突破1亿元,公司能够持续发展壮大,离不开人社部门始终如一的支持与服务!”近日,随州市海富特五金有限公司创办人杨晓东在曾都区人社部门上门送达300万元贷款时感慨地说道。

杨晓东的创业历程,是曾都区人社部门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保姆式”服务、助力小微企业蜕变成长的生动缩影。

2013年,29岁的杨晓东南下东莞,在一家五金制造企业担任技术员。凭借勤奋与敏锐,他迅速掌握了精密五金制造核心技术,并在六年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洞察到高端金属配件市场的巨大潜力。

2019年,在曾都区“引凤归巢”政策吸引下,杨晓东带领技术团队回到家乡随州,创立海富特五金有限公司。创业初期,公司仅租用800平方米厂房,拥有3台二手设备和23名员工,主要承接小批量订单。

2022年初,在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公司面临资金短缺、用工不足、劳资纠纷频发等多重挑战。曾都区人社部门在走访中了解企业困难后,迅速启动联动机制,由就业部门牵头,联合社保、劳动关系等部门成立服务专班,制定“四个一”帮扶套餐,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保姆式”服务。

在资金方面,提供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就业部门开辟“绿色通道”,2022年4月仅用7个工作日即完成200万元贷款审批发放;2025年8月企业扩建时,再次及时提供300万元贷款。

在用工方面,实行一月一次用工对接。就业部门每月协调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和人力资源公司,每半年举办一场专场招聘会,并在大型招聘会预留展位。截至目前,已组织4次专场招聘和政策宣讲,企业参与3次大型招聘会,员工从23人增至380余人,引进技术人才超100人。

在劳资关系方面,每半年提供一次“用工体检”。由劳动关系股牵头,仲裁院、维权中心配合,开展政策宣讲和用工评估,涵盖管理制度、合同签订、社保参保等环节,累计提出合理化建议20余条,帮助企业劳资纠纷同比下降70%。

在减轻经营压力方面,每年落实社保补贴。社保部门牵头落实援企稳岗政策,通过“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帮助企业缓缴社保费60万元,发放稳岗补贴11万元、社保补贴43万元。

在人社部门持续赋能下,海富特公司实现了从“小作坊”到“小巨人”的跨越式发展:厂房从800㎡扩展至12000㎡,年产量从50万件跃升至1500万件,产品远销意大利、法国等10多个国家,销售额连年翻番,2025年突破1亿元。

海富特公司的成功不仅体现了返乡创业的广阔前景,也展现了新时代政企协同的良好成效。据统计,今年以来,曾都人社部门已发放创业补贴和贷款3.1亿元,惠及企业81家、个体工商户204户,新增返乡创业主体1200家,带动就业2316人。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0  打印   关闭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