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江:创新集体协商机制 为船舶产业注入人才发展新动能
近日,枝江市通过开展行业性集体协商,有效破解船舶产业技能人才待遇不均、队伍不稳等难题,为当地绿色智能船舶产业集群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初步实现了“稳就业、促发展、构和谐”的综合效益。
枝江市绿色智能船舶产业是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柱。目前,宜昌船舶工业园内共有9家船企,产业工人超过2500人。2024年,该园区交付船舶62艘,实现产值11亿元,建造交付量占全省一半;截至2025年,手持订单已达114艘,生产计划排至2026年第三季度。然而,企业间薪酬标准不统一、职工诉求多元等问题也逐渐凸显,制约了产业可持续发展。
面对这一现实挑战,枝江市人社局与市总工会于2025年3月成立专项工作组,深入全部船企开展调研,共征集职工诉求30余项,最终凝练出工资增长机制、社保缴纳、技能津贴等五大核心协商议题。在此基础上,枝江市创新提出“行业协商定基准、企业浮动保弹性”的路径,指导成立“枝江市船舶行业薪酬协商委员会”,建立起多方协同的协商机制。
在协商过程中,枝江市采取行业性集体协商模式,推动9家企业共同响应要约,由行业工会联合会代表职工与资方进行平等协商。人社部门选派专业指导员全程参与,提供政策解读、程序规范及法律支持,确保协商程序合法、过程公平、结果有效。
今年7月,经过多轮磋商,劳资双方就薪酬福利标准达成一致,形成了涵盖工资增长、社保缴纳、技能津贴等核心内容的行业标准。新标准在保障职工基本权益的同时,允许企业根据经营状况进行浮动调整,兼顾了双方实际需求。协商落地后,园区内2500余名工人月薪普遍提高约200元,社保缴纳和节日福利也得到进一步规范。
这一协商机制显著提升了职工积极性,增强了行业吸引力,稳定了技能人才队伍。枝江市人社局与总工会积极搭建协商平台,指导签订集体合同,并开辟审查备案快速通道,助力企业提升生产效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目前,枝江市百人以上建会企业薪酬集体协商覆盖率已达80%。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推动集体薪酬协商向更多行业延伸,持续搭建企业与职工的有效沟通平台,绘就和谐劳动关系的“同心圆”。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