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华容:创新构建“人社+工会+法院+N”机制 打造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新格局
近日,鄂州市华容区与葛店经开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打破区域壁垒,联合区总工会、区人民法院组建“千万服务”专项团队,深入辖区重点企业开展“送法进企业”精准普法活动。通过多部门协同、“服务上门”的创新方式,为企业提供用工规范指导、法律风险排查等定制服务,有效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获得企业与劳动者的广泛好评。这一举措是华容区推进“人社+工会+法院+N”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机制省级改革试点的具体实践。
今年以来,华容区以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为导向,融合“千万服务行动”经验,系统推进省级优化营商环境改革试点,创新实施四项举措,构建起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新体系,推动矛盾化解从被动处置向主动治理转变。相关经验获《法治日报》等权威媒体关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华容样本”。
跨域协作,构建区域协同化解新机制
华容区创新建立“共建平台、流程共优、风险共防、成果共融”的跨域协作模式,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在全省率先实现劳动争议仲裁“跨域通办”。通过信息共享、证据互认等措施,有效减轻当事人举证负担,跨区域案件平均处理周期缩短30%以上。建立风险联合监测预警机制,推动劳动争议“预防在早、化解在小、处置在快”,为武汉新城葛华片区协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五维协同,打造全链条闭环处置体系
以“人社+”为基础,华容区构建起网格排查、前置调解、诉前对接、法律援助与非诉导入“五维协同”的裁调机制,实现全流程无缝衔接。该机制有效打破部门壁垒,形成“源头预防—中间化解—后端保障”的闭环治理体系。自运行以来,群众诉求平均响应时间压缩至12小时内,维权周期缩短30%,案件实现当天受理当天调解,调解成功率高于省级考核目标18个百分点。
文化融合,创新“非遗+调解”治理品牌
华容区将非遗文化与调解工作深度融合,打造全省独有的“非遗+调解”治理品牌。通过在华容剪纸、楚剧等非遗艺术中嵌入调解元素,打造“以和为贵”主题文化墙,编演《县官巧断工伤案》等普法楚剧,覆盖群众与职工超5000人次。联动“华容礼好”区域文创品牌,开发普法剪纸、调解主题折扇等文创产品,结合广场舞展演、村晚等活动开展沉浸式普法,形成“文化促调解、调解传文化”的双向赋能模式,相关经验已在省级层面推广。
双轨并行,拓展维权就业联动新路径
华容区首创“纠纷化解+就业帮扶”双轨保障机制,延伸劳动争议化解服务链条。依托“1+N”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建立纠纷当事人“一人一档”就业帮扶台账,提供岗位匹配、技能培训与就业跟踪全链条服务。今年以来,已为278名涉案劳动者推荐岗位360个,开展家政、叉车等技能培训13期,帮助156人实现再就业,就业帮扶成功率达95%。其中,华容镇调解工作室创新“签调解协议+推就业岗位”联动模式,38名失业劳动者当场达成就业意向,实现“维权—就业”无缝衔接。
相关附件: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7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