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个人中心 智能问答 网站支持IPV6 长者模式   | 无障碍浏览

远安:创新劳动关系治理模式 推动园区调解从“有形覆盖”迈向“有效治理”

时间:2025-11-25 17:33  来源: 远安县人社局    作者:黄桂 温雪  
字号:

远安县坚持以“一线解纷”为导向,在企业和劳动力密集区域设立劳动维权调解中心,服务覆盖城区五大工业片区,构建起“园区中心指导、企业自主调解、集成服务赋能”的治理模式,推动基层调解组织从“有形覆盖”向“有效治理”提质升级,实现70%以上劳动争议在基层一线得到化解。

搭建园区协作平台,提升纠纷内部化解效能

远安县通过建强阵地、健全机制、精准指导三大举措,构建园区劳动争议协同治理体系。在鸣凤组团工业园区设立劳动争议调解中心,整合工业园、人社、工会、司法、法院、工商联等多方力量,畅通“咨询、投诉、调解、法援、仲裁、诉讼”全链条服务通道,实现劳动争议源头预防、园区调解、萌芽化解。

机制建设方面,完善多方联动、职能融合、基层前置的工作机制,由工业园统筹成立联防联控联调专班。以永安车桥、吉星化工、人福药业等龙头企业为示范,创新“企业自主调解+园区统筹协调”模式,依托“龙头引领、园区管控、人社保障”协同机制,已成功化解劳动争议12件,化解率达100%。

服务指导上,延伸“VIP服务联络员”机制,组建“惠企服务团”,常态化开展政策宣传、疑问解答、法律阐释等服务。今年以来,已组织用工风险防控、劳动争议应对及劳动保障政策培训3场,指导企业完善内部争议协商机制,推动劳资双方柔性化解矛盾。

激活企业自主调解,筑牢源头化解防线

远安县聚焦规上企业、人社VIP服务企业等重点对象,推进劳动争议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实现工业园内企业调解组织全覆盖。推动基层党组织与维权站点“双向嵌入”,设立“党员调解室”“先锋维权岗”等前沿调解岗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参与内部劳动争议化解,搭建劳资沟通桥梁。

推行“预防五步工作法”,通过制度合规审查、用工风险排查、矛盾隐患预警、内部协商处置和协议履行跟踪,构建全流程风险防控体系。全面推广“五心”工作法,将争议化解在萌芽状态。今年以来,企业通过自主协商成功调解劳动争议28件,切实筑牢“争议不出厂”的第一道防线。

融合维权与就业服务,强化全程精准赋能

远安县创新“维权+就业”联动服务模式,强化仲裁与就业部门协作,在就业服务中指导企业规范招聘流程、明确用工条款,通过“规范引导+风险提示”帮助企业规避用工隐患,推动服务从“事后救济”向“事前预防”转型。

聚焦工资拖欠、工伤赔偿、岗位调整等高频争议领域,深入开展劳动关系摸排,实时掌握企业用工状态、合同签订及薪资发放情况。对潜在争议苗头及时介入,对高风险企业提前预警、重点帮扶,规范企业劳动合同、工资支付、社保缴纳等管理流程。

搭建权益保障与就业帮扶衔接机制,为维权后劳动者绘制“就业画像”,精准登记求职需求,推送适配岗位、技能培训名额及零工“即时快招”服务。对接鸣凤组团园区企业建立“缺工岗位清单”,已开展“送工入企”10次,输送求职者164人次,有效消除维权与就业之间的“空档期”,夯实园区和谐发展基础。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0  打印   关闭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