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个人中心 智能问答 网站支持IPV6 长者模式   | 无障碍浏览

十堰茅箭:构建职业技能培训新体系 搭建就业与产业“双向赋能”桥梁

时间:2025-11-25 17:33  来源: 十堰市茅箭区人社局    作者:王太军 柯尊勇  
字号:

十堰市茅箭区积极响应全省“打造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号召,深入实施“技兴荆楚”工程,构建起“需求导向、便捷参训、质效并重”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推动技能培训走进城乡、深入基层,在稳定就业基本盘的同时,有力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技能提升、民生改善与区域发展的多方共赢。

精准对接需求,分类培训覆盖多元群体

茅箭区突破传统“大水漫灌”培训模式,建立“分类施策、按需定制”的新机制。面向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等群体,精准开展AI直播、网络创业等新业态培训,2025年已开办12期,培训500余人,助力学员实现灵活就业或成功创业。同时深入开展“培训送下乡”活动,组织猕猴桃与黄精种植、蜜蜂养殖等实用技术培训,累计培训1176人次,推动技能成果快速转化为增收实效。

针对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结合茅箭区低空经济、医药康养等产业发展需求,开设养老护理、无人机驾驶等市场紧缺工种培训,已成功输送产业人才150名。联合专业机构为残疾人开展全国首期睡眠管理专项培训及盲人技能培训,覆盖500余人,有效拓宽特殊群体就业渠道。围绕辖区产业需求,为正和、寿康、坤钰等重点企业定向培养技术人才320名。

在培训创新方面,茅箭区充分利用省市级“永宝刘氏祖传小儿推拿疗法非遗”技术资源,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台,认定为定点就业培训机构,打造“茅箭小儿推拿师”特色劳务品牌,累计为医疗卫生领域输送2000名专业技术人才。全区整合12家就业定点培训机构,优化培训补贴申领流程,通过“茅箭就业”微信公众号、社区数字平台精准推送开班信息,政策知晓率超过95%。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10期,惠及3000余人次。

优化载体布局,深化政校企协同联动

茅箭区积极拓展培训阵地,在社区服务中心、企业车间设立便民培训点,推行“就近开班、随到随学”模式,切实降低群众参训成本。深化政校企合作,构建“政府搭台、高校支撑、企业参与”的协同培训机制,依托5所产业技术研究院和33家产业联盟企业,于2025年成功举办首期IYB创业培训、网络创业培训,为小微企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技能培训的深入实施,实现了就业增收与产业升级的双向赋能。全区累计向重点企业输送技能人才1.1万人,有效缓解“用工难”问题。产教融合模式成功入选省级典型案例,累计为汽车制造、低空经济等产业培育专业人才超2000名。企业员工技能提升带动生产效率平均提高25%,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强化全程监管,构建闭环质控体系

为保障培训实效,茅箭区建立“全过程监管+多元化评价+制度化保障”的质量控制闭环,推动技能人才培养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迈进。在严格技能鉴定现场督导与随机抽查、确保考评公正的同时,积极拓宽人才评价渠道,支持区域内重点企业结合岗位需求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自主评价,有效激发企业育人活力,推动人才标准与生产实际紧密对接。截至目前,全区已累计核发高级工及以上证书1251人次,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政策服务方面,茅箭区创新推动从“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依托大数据筛查,变被动审批为主动发现,通过精准推送、服务上门等方式,将就业补贴、技能培训等资源直接送达符合条件的企业与劳动者,切实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下一步,茅箭区将持续深化“培训+就业+评价”一体化模式,聚焦低空经济、直播电商等新兴领域,优化项目设置,拓展政产教融合深度,推动技能培训与市场需求、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贡献茅箭力量。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0  打印   关闭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