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 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厚植内生动力
今年省委“新春第一会”后,省人社厅各处室(单位)锚定“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使命任务,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工作要求和厅党组工作安排,聚焦支点建设人社干部怎么看、怎么干,结合“支点建设人人谈”主题党日活动,积极为支点建设建言献策,形成了一批优秀征文。厅官网开设“建功支点建设 人社在行动”专栏,分批刊发,供学习交流。
健全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
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厚植内生动力
工资福利处 蒲 洋
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我省时强调,“湖北科教人才优势突出、科技创新能力较强,要在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上开拓进取”。今年2月,在我省“新春第一会”上,省委书记王忠林强调要“大力实施科创引领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创新策源力”。科技创新作为湖北的最大优势、金字招牌,是引领支点建设的第一动力。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密集,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充分发挥薪酬的激励导向作用,推动实现“人才有价”,能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造活力,为支点建设厚植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坚持价值导向,完善实现“人才有价”的收入分配机制。目前,我省事业单位中还存在科研人员实际贡献与收入分配不完全匹配、内部分配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不利于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不利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形成。针对高校、科研院所、医院等知识密集型事业单位,通过适当放宽绩效工资总量调控,建立适应其创新能力需要、事业发展需要的薪酬总量决定机制;通过引导落实内部分配自主权,推进薪酬保障向基础研究、关键岗位、青年人才等重点群体倾斜更加精准有力;通过完善高层次人才绩效工资总量单列政策,发挥科研项目资金的激励引导作用,鼓励科研人员通过科技成果转化获得合理收入等方式,完善收入分配机制,形成知识创造价值、知识价值创造者得到合理回报的良性循环。
坚持分类施策,探索实现“人才有价”的具体有效路径。我省事业单位数量大,类型广,人员多。拿高校举例,综合院校、理工院校、医药院校、师范院校、艺术院校、民族院校等12种类别在我省均有分布,高校内部又有专业技术、管理、工勤等多种岗位,情况较为复杂。只有根据不同的创新主体、不同创新领域和不同创新环节的智力劳动特点,实行有针对性的分配政策,统筹宏观调控和定向施策,才是探索知识价值实现的有效方式。针对不同的单位类型,深入实施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探索推进高校、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试点,针对文化文物事业单位建立绩效工资总量与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业绩挂钩的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符合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针对不同的创新主体,适当提高基础研究人员、医务人员等固定工资占比,鼓励单位对高层次人才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等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因人施策建立符合人员特点的薪酬模式。
坚持系统观念,建立实现“人才有价”的协同改革模式。薪酬改革从来都不是一个单项改革,而是要以薪酬改革小切口牵引岗位管理、绩效考核、职称评聘等人力资源体系建设,促进人事人才、教育科研、卫生医疗、经费管理等大改革。我们要树牢系统思维,坚持统筹谋划、协同推进,把推进高校、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作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的重要抓手,把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作为“三医联动”改革的必要条件,强化薪酬保障激励作用,汇聚起健全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制度工作的强大合力,让薪酬改革成为撬动我省科技创新的关键一环,让“人才有价”不再成为空谈,让创新创造活力竞相迸发。
极目楚天舒,奋进正当时。收入分配改革绝非一朝一夕,不能一蹴而就,我们将鼓足干劲、奋发进取,持续完善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贡献力量。
相关附件: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7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