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个人中心 智能问答 网站支持IPV6 长者模式   | 无障碍浏览

宜昌西陵:“三力”并举 助推营商环境再优化再提升

时间:2024-01-26 15:29  来源: 宜昌市西陵区人社局    作者:周莹  
字号:

近年来,宜昌市西陵区人社局聚焦发展所需、群众所盼,坚持“三力”并举,将群众的“关键小事”抓好抓实,助推营商环境再优化再提升。

搭台聚力,共同缔造劳动关系“协奏曲”。一是构建“全覆盖”劳动关系公共服务站点。建成CBD商圈、卓悦广场等7个站点,辐射周边8万名劳动者。有效推动“人社+工会”“仲裁法援机构”“监察+司法”联动联调。站点日服务人数最高达500人次,指导签订电子劳动(务)合同超3500份,开展各类活动超300场次。工作被纳入2023年“湖北省营商环境先行区”试点项目,获人社部领导调研肯定。二是打造“一站式”劳动保障维权中心。开设维权综合受理窗口,对监察投诉(举报)和仲裁申请实行“一窗受理”,依法、及时、一站化解劳动争议,避免群众“多头跑、来回跑”。实现劳动仲裁、工会、法院、司法、工商联“五方联动、多方合作”,成功调解劳动争议案件58起,接待法律咨询360余人次,提供法律援助29起。三是实现“全流程”监管农民工工资支付。构建根治欠薪“群治”大格局,建立治欠“片长制”,辖区38个在建项目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五项制度”覆盖率100%,其中31个项目被评定为市级“标准化安薪项目”。处置各类欠薪线索2800余条,累计为劳动者追讨工资2000余万元,拖欠农民工工资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100%。

精准发力,千方百计托稳就业“基本盘”。一是“店小二”专员服务,保障重点企业用工。实施“人社专员服务企业”专项行动,为辖区54家重点企业配备人社服务专员,每月上门,当好政策宣传员、用工服务员、培训指导员、关系协调员、业务代办员、发展联络员。助力宜昌木兰花物业服务有限公司获评“湖北省劳务品牌领军企业”,宜昌市住邦科技园被认定为2023年度城区唯一一家市级返乡创业示范园。二是“全链条”创业服务,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建有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4家,市级基地5家,兑现奖补资金220万元。完善“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全生命周期孵化空间,鼓励和扶持30个大学生创业项目获省级大学生创业扶持资金158万元,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7000余人。组织三峡大学、三峡电力职业学院712名学生分层分类参加GYB、SYB创业培训。三是“高频次”招聘服务,促进人岗精准匹配。组织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月”等系列活动,组织1423家企业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72场次。依托“千企百校行”“百县进百校”等活动,组织301家企业赴武汉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省内外高校开展招聘20余场次、提供招聘岗位7205个。

双向给力,联手开创社银合作“新篇章”。一是因势利导,多点布局合作网点。借助西陵区作为宜昌市金融服务业中心区,集中全市70%以上金融机构区域总部的区位优势,通过与总部直接洽谈,从上至下全面铺设网点,累计建成合作网点66家,其中A类网点4家,B类网点25家,C类网点37家。社银合作网点总数及A类网点数量居全市第一,多次获人社部、省人社厅调研肯定。二是借势而为,率先探索共赢模式。“社银合作”启动后,西陵区人社局了解到地方银行发展受限,参与社银合作愿望强烈。主动争取,形成市局争取国有银行网点、西陵争取地方银行的网点共建模式,最终总结出以湖北银行石板溪支行为样板的地方银行合作新经验,农商行网店目前也在建设布局中。三是乘势而上,优化升级定制服务。全力做好中省在宜企业服务,持续扩大社银合作“就近办”服务覆盖面,进一步优化人社服务“跨域通办”“掌上办”“码上办”,实现人社服务24小时不打烊。分类制定省直办事指南,推动“社银合作”网点规范高效管理。优化服务方式,实现社保、银行窗口并联,为中省在宜企业提供“预约办”“上门办”“定制办”等便捷服务。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0  打印   关闭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