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个人中心 智能问答 网站支持IPV6 长者模式   | 无障碍浏览

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全面深化事业单位改革

时间:2017-11-14 15:18  来源: 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字号:

嘉宾:荆州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邵纯银

摘要:2016年以来,荆州市荆州区为进一步深化全区事业单位改革,落实省委第一巡视组反馈意见,各部门紧密配合,通力协作,全区事业单位改革工作顺利完成。

主持人:2016年以来,荆州市荆州区为进一步深化全区事业单位改革,落实省委第一巡视组反馈意见,各部门紧密配合,通力协作,全区事业单位改革工作顺利完成。今天,我们请到的嘉宾是荆州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邵纯银,来为广大网友解读“荆州区事业单位改革”的相关问题。邵局长,欢迎您!

邵局长:主持人好,各位朋友大家好,很荣幸参加省人社厅“12333专家访谈”,希望大家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也恳请大家对荆州区事业单位改革积极建言献策。

主持人:首先请邵局长介绍下荆州区为什么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邵局长:好的。荆州区全面深化事业单位改革主要是“三个需要”:一是扎实整改省委巡视组巡视反馈意见的需要。省委巡视组在荆州区巡视期间,了解到荆州区机关事业单位私聘乱雇、汇编混岗现象比较突出,要求荆州区全面整改。二是全面落实荆州区五届一次党代会的战略部署的需要。全面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是区委、区政府确定的深化改革、精准扶贫、征地拆迁三大战役之一中的重要工作。三是建立规范的选人用人机制,提高机关事业单位运行效率的需要。特别是部分单位出现了“有事没人干,有人没事干”、“临时人员干正事、正式人员不干事”等问题,干部群众反映强烈。

主持人:那么目前荆州区全面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进展如何?

邵局长:这一轮事业单位改革涉及全区37个主管部门,197家事业单位,人员5174。通过改革,撤销事业单位8家,合并11家,转企2家。跨系统转岗挂职165人,跨系统转岗分流116人,系统内理顺编制岗位522人。通过改革,共清退编外临时聘用人员726人,辞退25名在编人员。通过验收,共为37个主管部门197家事业单位出具了检查验收报告。全区层面达到了“编办用人龙头,人社招聘办理,财政据实保障、三部门人员统一”的目的;单位层面实现了编制、工资、岗位的一致。改革后,超编单位全面瘦身减负,轻装前行;空编单位输入新鲜血液,增添了工作活力;混编混岗单位得到理顺规范,人心思进。荆州日报、湖北日报对我区事业单位改革进行了全面报道。目前,卫生系统的事业单位改革正与医改一道展开。

主持人:区委区政府确定的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总体目标是什么?

邵局长:通过反复讨论研究,区委、区政府确定了这次改革的总体目标,即“四个推进”,即推进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理顺单位机构编制;推进管理体制改革,解决事业单位超编超员、混编混岗、在编不在岗、大量编外用人等历史遗留问题;推进分配制度改革,理顺事业单位收入分配结构,严格绩效考核,坚持优劳优酬;推进财政保障体制改革,完善事业单位财政保障机制和社会保障模式。

主持人:事业单位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为确保实效,荆州区是如何实施的?

邵局长:在实施中,我们做到了各项工作压茬推进。1、清理编外聘用人员先行。2016年4月,区委、区政府启动全区清理规范机关事业单位编外聘用人员和挂职人员选派管理工作,这次清理规范的范围是全区所有机关事业单位,对象是所有编外聘用人员。主要是按照“谁用人、谁负责、谁清理”的原则,按照调查摸底、分类审核、清理清退、编制调整、合理调剂、岗位申报、检查复查七个阶段推进。清理的推进,为事业单位改革奠定了基础。2、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紧随。区委、区政府抓住暑假有利时机,于2016年7月启动了全区教育综合改革,9月中旬,教育改革第一阶段“盘活学校、平编用人、清聘瘦身、均衡师资、分流余员、规范管理”的工作初步完成,共整合学校6所,接转市直学校5所,清退代课教师和其它临聘人员381人调剂教师交流轮岗202人,系统内分流144人,跨系统转岗挂职197人,推动全系统教师2750人平稳实现了竞争上岗和饱满工作量任岗。教育部门在总结改革时提到了“四个没有想到”:没想到区委、区政府综合改革的战略实效会这么显著;没有想到相关部门和镇办的支持会这么不遗余力,没有想到学校和教师会这么慷慨理解拥护,没有想到如此大的改革会这么平稳顺利。教育改革试点的顺利推进,为全区其他事业单位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主持人:其他事业单位是如何推进的?

邵局长:教育改革试点取得初步成效后,区委、区政府更加坚定了推进其他事业单位改革的信心,于去年9月中旬,全面启动了其他事业单位的改革。

一是优化机构编制。在改革未启动之前,区编办就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对全区事业单位人员编制情况进行充分调研,坚持与时俱进地对全区事业单位的编制数进行科学的调整,并广泛征求意见,拟定了事业单位调整和单位编制调整的方案,经编委会通过并下发,得到全区各单位的认可。二是公开认定人员身份。区编办主要负责已纳入编制管理的在编人员的身份认定;区人社局主要负责未纳入编制管理,但有合规的人事关系或人事手续人员的认定;区委编办和区人社局共同负责其他各类特殊情形人员的认定。认定后,分别下达认定通知单到各单位,进行公示无异议后,报编办统一分类管理。三是加强在编人员管理。我们抓住“边清边改”的契机,重点加强了在编不在岗的人员的管理,明确要求事业单位一律不得违规批准编制内人员停薪留职,一律不得违规批准编制内人员保留身份、保留岗位、保留人事关系在外单位从事其他工作。现有的此类不在岗人员,由所在单位通知其返岗或办理辞职手续,否则,一律按“吃空饷”处理。四是分流超编人员。对于超编的事业单位,首先在系统内分流转岗,如果系统内无法消化,再在全区跨系统分流转岗。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对超编并要跨系统分流转岗的人员明确提出了:两年内退休的人员(2018年12月31日前退休)不作为跨系统分流转岗对象,不占单位编制数,不做超编处理;其他有编制的人员参加跨系统转岗,这两条要求杜绝了改革单位“甩包袱、转移矛盾“的现象。对于机构合并的事业单位,先按照核定编制数通过竞争山岗等方法确定人员,富余人员按照先系统内后系统外的原则进行分流转岗。对于机构撤销的事业单位,其在编人员和编制备案管理人员在全区范围内进行分流转岗,离退休人员由其上级主管部门进行管理。五是严格改革验收。为保证改革落到实处,区纪委监察局、区编办、区财政局、区人社局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全区事业单位改革进行督办检查。主要开展“四查”,看“四到位”,“四查”即:查临聘人员是否全部清理到位;查在岗人员是否按改革要求落实到岗;查是否存在“吃空饷”现象;查解聘协议及辞聘审批手续是否齐全。“四到位”即:机构是否整合到位;混编混岗是否整治到位;转岗分流人员是否上岗到位;临聘人员清理补偿是否到位。六是落实财政保障。所有事业单位在改革完成前,财政保障按原口径和原渠道执行。改革任务完成,经验收合格后,执行新的财政保障口径和社会保障模式。在推进中,特别是从公益二类进入公益一类的,在进入公益一类之前,用人单位都与进入人员签订了不追溯历欠工资的承诺,做到先承诺后转岗,不承诺留原岗。目前,验收工作基本结束,一些遗留问题正逐步解决,同时,正在谋划建立用人的长效机制的问题,力争通过制度建设,保障和巩固改革的成果。

主持人:清理和辞退人员后,如何保障机关事业单位用人的需求?

邵局长:为解决改革后行政机关因空编而人员紧缺的情况,我们采取“开前门、堵后门”方式,来缓解人员紧张的问题。一是实行挂职锻炼。事业单位在改革完成后,行政机关因空编确实需要从所属事业单位抽借人员的,必须在空编数内采取挂职的方式进行,挂职必须按照区委组织部下发的《关于规范全区机关事业单位挂职工作通知》要求开展。二是加大公开招考的力度。今年,经区委、区政府研究,全区公开招考公务员68人,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96人,为建区以来规模最大的。三是政府购买服务。机关事业单位确需用人,由用人单位向区委、区政府提出申请,区委、区政府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同意后,人社部门和用人单位共同商定用人方式,所用人员报编办统一管理。

主持人:事业单位改革,涉及个人利益,情况复杂,如何保障改革平稳推进?

邵局长:一是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敢于担当。区委书记周昌俊同志任清理临聘人员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区长夏光宏同志任事业单位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亲自深入基层调研,亲自指导方案的制定,召开区委常委会、区委政协常委会、区“四大家”领导会讨论和确定方案。对清理和改革亲自部署动员。对历史遗留问题,敢于直面,多次召开小组会议听取汇报,发专题会议纪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特别是注重改革的人性化,保障了改革对象的利益诉求,区财政共列支清退人员工龄补偿金684万元,养老保险金607万元。二是各部门认识高度统一,全力推进。各改革单位都把这次事业单位改革当作单位瘦身、规范管理、调动工作积极性的难得契机,在清理临聘人员和超编转岗分流工作中,各责任单位真正承担起了“谁用人、谁清理、谁负责”,的责任,各单位推进的平稳筑起了全区的平稳推进。特别是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区编办、区财政、区人社虽分工各有侧重,但紧密合作,在人员身份的认定,人员编制情况的审核、工资核定发放、人员关系的接转上,做到了共同商量,急事快办,特事特办,提高了推进的质量和速度。三是推进过程公开透明,公平公正。改革中,身份、待遇、去处是改革对象最关心的问题,更是需要公开、公平、公正的问题。为此,我们专门成立了六个专班,并将六个专班的工作结果公开。一是人事手续审核组,主要负责有人事手续、无编制人员资格的认定。二是劳动关系审核组,主要负责审核编外人员类型,审核与用人单位是劳动关系还是劳务关系,是否应该享受经济补偿和参加养老保险等;三是公益性岗位人员审核组,主要负责审核暂不属于本次集中清理编外人员的九类情形中公益性岗位未期满人员,确认并注明期满即退时间;四是清退人员工龄补偿金审核组,主要负责被锁定清退的编外人员按政策规定应领取的工龄补偿金、认定应补偿的年限;五是社会保险审核组,主要负责对应享受社会保险的编外人员欠缴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进行信息比对,核定补缴资金;六是超编人员分流组,主要负责对超编人员进行跨系统转岗分流。六个专班的设立,工作结果的公开,在服务全区事业单位改革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主持人:改革组织纪律是如何保障的?

邵局长:为了严明改革纪律,区纪委专门下发了《关于严明全区深化事业改革工作纪律的通知》,对改革工作提出了五条纪律要求。一是明确了责任主体,整个事业单位的改革始终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用人谁清退”的原则,各主管单位主要负责人对系统改革负第一责任,各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负直接责任。二是在加强国有资产监管上要求做到“五严”。三是在廉洁纪律上要求做到“六严”,四是在严明组织纪律上要做到坚持集体讨论决定,严格按照程序报批。五是在严肃追责问责上,做到发现违规违纪一起,查处一起。对改革工作推进不力的,既要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还要追究党组织的主要领导的责任。

主持人:好的,今天的节目就播出到这里,观众朋友们再见!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6  打印   关闭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