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市人社局:关注荆门市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工作
嘉宾:荆门市医疗保险管理局高斌局长
摘要:2013年1月,荆门围绕社会最关心的医疗保障问题,向全市人民送上了可望能及的惠民套餐,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关注。本期局长论坛特别邀请荆门市医疗保险管理局高斌局长同志围绕“惠民套餐”和群众关注的问题给大家介绍本市医疗保险工作情况。
[主持人]大家好,欢迎观看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门户网站,“12333局长论坛”,我是主持人XXX。
“12333热线”开通以来,受到百姓的广泛关注,已成为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宣传政策、传递信息、服务群众的重要平台。我们注意到,老百姓在咨询和求助的问题中,医疗保险成了老百姓最关注的问题之一。
今年1月份,荆门市围绕社会最关注的医疗保障,推出了一些创新举措,向全市人民送上可望能及的惠民套餐,受到普遍欢迎。今天,我们特地邀请到了荆门市医疗保险管理局高斌局长,围绕“惠民套餐”和热线关注的热点问题,给大家谈一谈。高局长您好!
高局长:主持人好!听众朋友、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荆门市医疗保险管理局局长高斌。非常高兴参加“12333局长论坛”节目。
主持人:我们都知道荆门是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好地方,是“中国农谷”的所在地,首先请高局长简要为大家介绍一下荆门的基本情况。
高局长:好的。荆门素有“荆楚门户”之称,唐朝诗人王维曾在这里留下了“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的历史名句。荆门现辖京山县、沙洋县、钟祥市、东宝区、掇刀区和漳河新区、屈家岭管理区、荆门高新区,国土面积1.24万平方公里,人口300万。荆门因工而兴、以农而名,藉文化而厚重,倚山水而秀美,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创业型城市、湖北省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市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目前,全市上下正在打造“中国农谷”这张国字号的亮丽名片。
主持人:医疗保险与每一个人及每一个家庭都息息相关,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荆门市医疗保险制度体系建设比较完备,尤其在完善制度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请您给大家介绍荆门市关于医疗保险制度建设的情况。
高局长:2000年3月,我市启动职工医保,将所有用人单位及职工纳入保障范围, 2007年10月,启动居民医保,将不属于职工医保范围的城镇人员纳入保障范围,2010年,将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合二为一,形成一个制度四个层次、权利与义务相对应、参保人员可选择、退休人员有保障、困难企业有照顾的 “菜单式、通道式”政策体系,彻底消除城乡差异,把所有人员纳入同一制度保障范围,实现了城乡覆盖无盲点、政策衔接无缝隙、转移接续无障碍、管理服务均等化的运行格局。
一个制度四个层次。即在同一制度中,设立4个缴费档次,从低到高,一档对应新农合,二档对应城镇居民医保,三档对应灵活就业人员医保,四档对应职工医保。
权利与义务相对应。即所有参保人员在适用同一政策的前提下,待遇水平与其缴费档次挂钩,缴费档次越高,报销比例越高。
参保人员可选择。即取消户籍、身份、职业等参保限制,除用人单位及其职工必须依法按第四档参保缴费外,城乡居民及其灵活就业人员均可按照自愿原则,选择其中一档参加所在地的基本医疗保险,并可不同档次之间按规定转换。
退休人员有保障。即参保职工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且缴费满30年、在本市实际缴费满10年时,不再缴费,终身享受医保待遇。
困难企业有照顾。即困难企业经确认后,可按第三档参保缴费。
主持人: 2013年是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着力改善民生,是各级各部门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的重要内容。荆门市今年初推行的9项“惠民套餐”,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实际行动,也是新年分给老百姓的一块可口“蛋糕”。下面,请高局长谈谈惠民套餐的具体项目和内容?
高局长:2013年,我市在总结多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按照社会保险法及国家、省医改目标,对我市医保制度再次进行了调整和补充。具体来说,共有9项举措:
第一,在不增加个人缴费负担的前提下,将城镇居民医保筹资标准由一档1%、二档2%,提高到一档2%、二档3%,政府补助由人均240元增加到280元。
第二,困难企业职工、城乡居民及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医保时,其缴费基数从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100%降低为60%。
第三,第三、四档参保退休人员的缴费年限,由连续计算改为累计计算,取消参保人员必须补缴的规定,是否补费由个人自愿选择。
第四,建立职工医保普通门诊统筹制度,参保人员在门诊发生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由统筹基金按住院相关规定报销,突破 “统筹基金管住院、个人账户管门诊”的制度模式。
第五,在职参保人员门诊个人账户配置额度,与其缴费挂钩,按用人单位和个人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总额的30%配置门诊个人账户,鼓励和引导用人单位如实申报缴费基数;同时,进行个人账户改革、逐步淡化个人账户,退休人员统一按每人每月100元的标准配置门诊个人账户。
第六,提高居民医保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对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医疗费用中,甲类药品、诊疗项目和基本医疗服务设施等,统筹基金支付比例,第一档由60%提高到70%,第二档由70%提高到80%。
第七,取消城镇居民医保报销封顶线,与职工医保保持一致,即参保人员发生的医疗费用,不设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
第八,建立大病高额医疗费用二次补偿机制,参保人员患大病发生符合政策的医疗费用,年度内个人负担累计超过大病保险起付标准以上的部分,根据其缴费档次,由二次补偿资金分别按不同比例支付。其中,一档支付50%、二档支付60%,三四档支付90%。
第九,为方便参保人员异地就医,我市与省城武汉的同济医院、协和医院、陆军总院、中南医院等9家大型医院联网,参保人员在武汉就医实行异地即时结算,个人不需再垫付医疗费用。
主持人:那么,请高局长给我们介绍一下,调整出台这些惠民套餐的考虑是什么?
高局长: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第一,不折不扣落实国家、省医改方案目标任务。比如我省2012年医改目标任务提出,城镇居民医保第一档筹资达到300元左右,个人缴费达到60元以上。但在实际中,我市城镇居民医保筹资标准低于全省规定。第二,着力创新,统筹兼顾政策的合理性、公平性。一个制度框架下,必须坚持权利义务对等原则,打破身份、地域限制,实行缴费与待遇挂钩,科学设置待遇水平,实现人人享有“公民”待遇。第三,着眼惠民,进一步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第四,推进全民医保,降低困难企业没就业和不稳定就业人员参保门槛,通过全覆盖,实现人人共享改革成果。第五,合理利用医疗卫生资源,真正引导参保人员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第六,适应流动性,促进劳动力合理转移流动。
主持人:这9项政策措施正如高局长所言,是惠及全体百姓,重点保障大病患者就医,着力向困难弱势群体倾斜的惠民政策。那么,在实际工作中,您是怎样带领大家来推动这项工作的?
高局长: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人人公平享有基本医疗保障”这一目标,以前瞻的眼光探索医保,以审慎的态度完善医保,以大胆的创新推进医保。
一是坚持抓好扩面征缴。扩面征缴是医保不变的主题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全民医保的基础性工作。我们积极筹措城镇居民医保地方补助资金,确保城乡居民应保尽保;严格执行困难企业及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医保最低缴费基数,引导用人单位和城乡居民积极参保,连续缴费;增强政策吸保力,实行报销不封顶、政策范围内个人负担再报销、退休人员不缴费、城乡居民自愿选择参保等政策,努力实现应保尽保、应收尽收。
二是合理确定医保待遇。一方面,严格落实医改目标要求,适度提高城镇居民医保报销比例;另一方面,拓展医保保障功能,提升群众怕生大病的心理预期,取消城镇居民医保、职工医保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实施城镇居民医保、职工医保大病高额医疗费用二次补偿等一系列规定和措施,真正保障1%,安定100%。
三是努力提升经办服务水平。加强计算机系统建设,优化信息网络平台;改进完善付费方式,坚持管宏观与管微观相结合,推行总额控制与单病种付费相结合的结算方式,最大限度发挥基金效用;强化医疗服务监管,规范定点服务行为,发挥人社部门整体联动功能,延伸管理触角,最大广度服务参保对象。
主持人:通过高局长的介绍,相信大家对“惠民套餐”和相关医疗保险政策有了全面的了解,也希望“惠民套餐”能够推广到全省更多地区,使更多的老百姓受益。
非常感谢高局长今天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参加我们的12333局长论坛,也感谢观众朋友和网民朋友的关注,今天的局长论坛到此结束。谢谢!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