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21点30分《创业青年说》,带你一起发现生活里的商机!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瞬间?
“我觉得用武汉话做文创很酷”
“现在AI很火,我们也去做吧!”
“理论上,武汉船舶市场很大”
这些瞬间,充满了他们对创业的激情与憧憬,但其实创业的第一步,往往不是天马行空的幻想,而是俯下身来,对日常生活的敏锐观察。本期《创业青年说》一起来看三位年轻的创业者如何用青年智慧与传统行业碰撞出新的火花!
用方言文创撬动大生意
一个在武汉十年的“武汉女婿”
李芒果来自辽宁大连,大学毕业后在北京、上海的互联网公司上班,2016年到武汉工作后,他结识了一位武汉姑娘,二人于2020年成婚,李芒果转正为武汉女婿。
“蒜鸟”火出圈
在李芒果和妻子的日常生活中难免会出现一点小摩擦,夫妻吵架时,丈母娘总来劝架,说“san liao”,这句武汉方言里的“算了”,他这个外地人听来,就和“蒜鸟”的发音很相似。
在又一次惹妻子生气后,李芒果灵机一动,用发芽大蒜结合“算了”的谐音,制作出首只“蒜鸟”向妻子求和,瞬间就被原谅了。之后妻子把这个玩偶录制了一段视频发到网上,播放量竟达到500万,被网友催着上架,目前销售量已突破十万只,网友直呼其为“武汉和平鸟”。
现在,鄂人文创团队从最初的六人已发展到十几人,湖北省博物馆、欢乐谷、饿了么等品牌接连与团队合作,随着联名款走进商户门店,荆楚文化也进一步走进了千家万户。
将尖端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
建立商业模式
2012年,徐徐升从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硕士毕业,进入了当时新兴的游戏行业,在技术、销售等各个岗位锻炼自己。直到2022年,他才下定决心成立了武汉创升无限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做3D真人扫描建模和打印。
2012年到2022年,十年沉淀,徐徐升历经两次创业,从以前的依赖于外界合作伙伴的臂膀,到如今技术和市场自己一手抓,这就是创业赋予创业者“从0到1”成长的意义。
他带领团队自主研发的国内首款全开放式旋转3D扫描舱设备,将主要应用于沙盘复原、三维重建、智慧城市打造等大场景的科研技术,逐步落地到AI与3D打印的应用,让尖端技术更加亲民化、大众化。
推动产品出海
现在,通过社交媒体在全球推广,徐徐升制作的3D打印手办产品已进入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多个市场,并在全球开设了五十多家线下门店,公司技术团队从最初的六人发展到二十人,专利申请已超过十项,月营收突破百万元。
给船舶装上真正的“智慧大脑”
从“烤冷面”到“热干面”:两代东北人的武汉科研情缘
“我是家里第二代吃热干面的东北人。”高宇童的武汉故事,要从父亲的博士梦开始。十几年前,父亲从东北赴武汉读博士,把“大城市的种子”埋进了他心里;如今,高宇童子承父志,不仅同样选择在武汉攻读博士学位,更将家安在了这里,续写着两代人与这座城市的科研情缘。 高宇童与父亲合影“智慧大脑”
让船舶设备“会说话”:从开发票难题到年营收百万
他们做的 “船舶健康孪生系统”,藏着硬核创新:能让船舶里的设备数据采集后能“实时入库、智能分析”。就像船舶自己会说话,让船员用着 “更智能、更舒服”。然而,从科研到创业,高宇童却是因为一张小小的“发票”。
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时,对方总是需要发票让高宇童犯了难:“一个学生哪来的发票呢?”但这也让高宇童下定决心“正规化”——2023 年,叁点信息科技正式成立,从实验室里的“穷学生团队”,现在已经成长为年营收100万的科技公司。
南天门的追梦人:武汉的包容是创业最好的“托举”
“武汉不是玉皇顶,是南天门——适合踏实干事的人。”比起北京上海的 “拥挤”,高宇童更爱武汉的包容,他也带着刚出生的宝宝、父母亲友扎根武汉,成了名副其实的 “新武汉人”。如今,他们的系统服务于高校、国企和政府项目,虽人在武汉,技术却通过长江连通上海的船舶。“大江连着大海,武汉的舞台本就无边无际。”
相关附件: